首页

优美之家um

时间:2025-05-29 18:14:39 作者:碳路中国丨一泓清水入黄河 浏览量:93706

  中新社上海3月26日电 (记者 李姝徵)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正厚植科创“沃野”,着力培养未来产业。

  记者从26日召开的“2024临港科创大会”上了解到,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正迈入“2.0时代”。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整体搬迁至临港新片区。“经过将近三年的发展,我们发射了包括试验二十号C卫星在内的一系列相应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的卫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鹰当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更让胡海鹰欣喜的,是临港新片区航天产业化发展和航天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胡海鹰表示,不论是上游的供应链,例如聚焦研究卫星飞轮、新型荷载等企业;还是聚焦卫星应用的下游企业,都将在临港“落地开花”。

  官方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已集聚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领域创新平台2个,国家、省部级实验室4个。临港新片区正积极推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突破卫星批量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基本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力争建成中国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

  “科技创新带来的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表示,科技创新将是临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临港新片区着力构建未来智能产业集群、未来能源产业集群、未来健康产业集群和未来空间产业集群。此间官方提出,目标到2030年,临港新片区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据陆瑜介绍,临港新片区已落地的上海交大智能制造平台、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平台等16家新型科创平台、科研机构发挥特色优势,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创新企业深度合作。

  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临港新片区。在当日会议现场,RISC-V生态创新中心、同济卓越工程师学院、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筹)等7个科技创新项目签约落地。

  陆瑜表示,“以企业为主体”是临港新片区厚植科创“沃野”的关键一步。当日新认定的3家创新联合体和1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以及正式揭牌的长三角—天岳国家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上技国际全球离岸创新网络基地,进一步凸显企业在临港新片区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往往从企业的需求侧,从市场的需求侧来开展创新,”陆瑜表示,以企业为主导,加之科研机构、科研平台的创新助力,“其成果转化成功率、效率会更高”。(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理响中国】讲好思政课的道理

直到几年之后,一位朋友无意间和她谈起这个小说,她忽然有了一些新灵感,便决定修改那部中篇小说,在新的版本里通过引入新的人物,加入了更多有关女性之间的友谊的探讨。

大空间高沉浸探险体验项目《神秘的西夏陵》首发仪式在上海举办

快递企业与服饰商家深化合作,探索开展定制刺绣、印花等半加工服务,协助商家在仓内完成轻度定制全流程,为其降本增效开辟新路径。

福建加快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先行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4月21日),江南、华南仍有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产业聚集更添发展活力

各界友人、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留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出席招待会。阿尔伯塔省议员特哈达、黄刀市长奥尔蒂、卡尔加里市议员黄健磊分别致辞祝贺新中国成立75周年,表示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加中友好合作惠及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

(新春见闻)正月三林绕龙灯 古镇非遗“点亮”元宵佳节

科技发展,特别是生成式AI的迅猛发展也将为行业带来积极变化。龚宇认为,通常而言,整个社会会高估创新的短期影响,而低估它的长期影响。所以,面对生成式AI带来的冲击,麻木和恐慌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是应该思考在未来三到五年,行业会因此发生哪些变化。作为行业内最早全方位拥抱AI变革的平台,目前,爱奇艺已将生成式AI应用在创作的各个环节,打造以创作者为核心的AI能力矩阵,以期大幅提升行业的影视工业化水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